YUCEL电池(中国)有限公司

追问动力电池安全隐患的根源:谁为“危险”模组负责?

模糊的边界

从上述蔚来与特斯拉两个案例不难发现,随着汽车行业电动化发展趋势加强,汽车产业链也在发生深刻变革。以动力电池为例,上游电池厂商正在成为汽车产业最重要的供应商,但车企与电池厂商之间也衍生了相对复杂的合作模式。这也给双方的责任界定带来了难度。

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汽车轻量化技术中心技术经理吴中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总结,当前宁德时代这样的电池厂商,与车企合作主要有三种模式:一是直接提供整个电池包;二是像与上汽集团、广汽集团合作那样,双方组建合资公司,共同研发电芯和模组;三是只提供模组,甚至是电芯。

这三种模式,电池包产品与电池供应商的联系渐次减弱,而从另一个角度而言,对车企的技术要求则渐次提升。而在新创车企中,有不少企业为了更好地进行成本管控,在电池领域更倾向于自己做集成,典型的例子便是特斯拉,它只接收电芯,从模组开始便是自己研发,蔚来也经常强调自身在“三电”领域的技术积累。

需要指出的是,特斯拉在电池研发领域甚至还要更进一步。有消息显示,特斯拉正在加紧研发电池,希望减少对松下的电池供应依赖,并大幅降低成本。

实际上,在车企与电池厂商的合作中,双方也有博弈。“在技术相对不成熟的背景下,车企往往面临新的选择:要不要自己来做这件事情?”电动车电池分析师、罗兰贝格总监时帅对记者表示,车企试图突破更多技术节点的同时,也意味着主机厂与供应商在价值链布局上有更多的重叠。

“动力电池属于壁垒较高的领域,但是当这个技术的关键步骤高度掌握在整车厂手中,电池厂商是没有办法把握它的安全边界的。”一位动力电池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,他认为,电池厂商应该在专业领域拥有更多话语权。

此次蔚来的召回一事,也在无意中展现了电动汽车产业链中不那么“透明”的一面,例如整车厂与供应商在核心零部件方面的设计主导权归属等等。这次召回可能会再次引起产业链分工的反思,也可能会倒逼厂商进一步加强这些环节的重视程度。

车企和供应商究竟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合作,仍是值得探讨的话题,“很难说哪种模式更好。”吴中旺表示,“不能因为宁德时代是龙头老大就说一定要全部用它的技术,也不能因为蔚来是新创车企就否认它的实力。”

时帅也强调,车企与电池企业的合作还是大于博弈。“在车企能够完全掌控核心技术及成本的条件下,一般更偏向外包,把精力集中在自己擅长的整车设计、消费者服务等领域。但这一决策也会受内部战略的影响,如不同主机厂对于自动驾驶等前瞻性领域的发展策略有所不同。”